男孩13.5歲,骨齡約15歲,近半年沒長,還能不能打生長激素?
2014年2月11號,11.5周歲測睪酮63.52,泌乳素4.32,促黃體生成素2.62,丅3為3.05,丅4為107.10,超敏TSH為3.59,雌二醇22.0,肝腎功能正常,抽血測生長激素1.00,參考值0-10ug/L。未測激發試驗。
問醫生是不是開始發育了,算不算早發育,醫生說還好,不算早,當時測身高151cm,體重60kg,測骨齡大2個月,說超過半年才需要治療,監測身高就行。過了半年2014年9月復查血,做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結果669.0抽血測生長激素0.10,參考值0-3.0ug/L。身高155,體重58kg,在正常范圍,開始變聲,迅速長高,到現在166,一直沒復查,只是監測身高,發現近半年沒長,急了,2016年1月29號去復旦兒科醫院內分泌科看診,測手腕骨齡約15歲,醫生看了5分鐘,說太晚了,沒必要冶療了,沒意義了,只能自然長2到3厘米。做為母親心急如焚,馬上又到長征醫院兒科看了,說打生長激素試試,希望他長到172,爸爸167厘米,媽媽161厘米。
尋求幫助:到底還能不能打生長激素?用了能長多少厘米?答復
您好!感謝您的信任!
上傳骨齡片清晰度過低,無法詳細評估。準確評估骨齡,需要給骨齡片上的每一塊骨評分,且評估時不僅要看骨骺的大小、形態、與其他骨的關系,還要看手掌、手背面的重疊影等,所以清晰度要求非常高。X線片,很難拍清晰,上傳片多半達不到要求。下面文章的最后,有詳細評估骨齡的方法,請參閱。
建議: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《骨齡評估(測試)與成年身高預測》
最好能通過詳細評估骨齡,做一下成年身高預測,知道不治療到底能長多高,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治療或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。
不詳細評估骨齡,無法預測成年身高,不同骨齡評估方法也有不同的成年身高預測公式。目前可考慮先根據當地骨齡評估結果,對照正常身高表或生長曲線,做個大致預估。
建議: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《中國2~18男童身高、體重標準差單位曲線圖》
如果骨齡確實是15歲,就只能與15歲男孩比身高了,而15歲男孩的平均身高是169.8CM,距離172.1的男孩平均成年身高,平均只有2.3CM自然生長空間了。
我們對于男孩,成年身高低于160CM才下矮小癥的診斷,才積極建議治療。您孩子已經不屬于我們積極建議治療范圍,除非家長對孩子成年身高有特殊要求。
但如果家長很希望通過適當治療提高成年身高,詳細檢查后,試用生長素應該還是可以考慮的。畢竟男孩的骨齡到16.5歲后基本閉合。另外,如果家長想做最大努力,建議家長適當了解“來曲唑”這種藥物,如果使用來曲唑抑制骨齡增長,并聯合生長素使用,有可能可爭取更多一點的生長空間。
身高重要,安全性更重要!由于生長素是特殊管理的處方用藥,且是長期用藥,不做詳細檢查,不能隨意用藥。使用生長素前,除詳細詢問病史和認真體格檢查及詳細評估骨齡并預測成年身高外,還需要檢查生長素激發試驗、甲狀腺素、肝腎功能、血常規、血糖、腦垂體MRI或CT,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(IGF-1)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結合蛋白3(IGFBP3)等。部分女孩和極少數男孩還需要檢查染色體。IGF是判斷生長素治療安全性的重要指標,也是生長素使用后期劑量調整的主要依據。建議: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《矮小、早熟兒童就診指南》
建議: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《如何減少重組人生長激素(rhGH)治療的副作用?》
但同樣的藥物,還有不同使用方法與劑量問題,也還有后期的劑量調整與安全性監測問題,不同方法的效果與安全性可能存在較明顯的差異。如果能采用精細化治療方案,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。治療過程中,做好安全性監測,也有可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。具體請詳細參閱我網站首頁的文章《重組人生長激素的適應癥及不同病因療效分析》等。
建議:點擊此處參考我的文章 《重組人生長激素(rhGH)的適應癥及不同病因療效分析》
謝謝您的禮物!并祝您及全家新年快樂!萬事如意!
如果確實想來我院,過來前,請提前與我院門診部電話預約掛號(我網站首頁“溫馨提示”和《就診指南》中有預約方式及交通提示),并請詳細參閱《就診指南》,周二、周五都可預約,但周二只能通過電話和現場預約,周五門診,掛號網、電話和現場都可預約。
骨密度在-2與-1之間,可考慮在口腹骨化三醇的同時,服用來曲唑。由于來曲唑未正常批準用于性早熟,我們不方便積極建議。
水劑、粉劑問題,面診時已經比較過,水劑效果可能略好,但費用成倍。